努力正名高貴奢侈品血統的LV,真的不想蹭郭德綱的熱度

趙春曉

2016年11月02日08:31  來源:人民網-時尚頻道
分享到:
 

近日,一組由郭德綱出演的“LOUIS VUITTON廣告大片”闖進了人們的視野。

郭德綱從直升飛機上下來,墨鏡布鞋,一名壯漢在畫面最前開道,手裡提的是兩隻大大的LV旅行箱。大片中的郭德綱看起來有錢、得意、一呼百應。該大片在微博和朋友圈引發爭議,並迅速大量傳播。

但這並非LV的廣告大片,郭德綱也並非該品牌的最新代言人,隻不過是網友的一場惡搞而已。該時尚大片其實是由攝影師陳漫為《時尚芭莎》拍攝的一組照片。其實早在10月12日晚,時尚集團總裁蘇芒就在微博上發了這組圖。過了一夜,陳漫驚愕地轉發了這張被人P過的照片,左下角“時尚芭莎”水印不見了,相似位置出現的是“The Spirit of Travel”字樣,右下角是“LOUIS VUITTON”。

LV在中國:成於“盲目崇洋”,敗於“過度消費”?

Louis Vuitton品牌真正強調的是旅行的藝術,因為這個品牌的主要定位就在於低調奢華但舒適便捷的旅行生活。

多年前,剛剛富起來的國人對於洋品牌有著過分地追求和崇拜,,Louis Vuitton的第一批消費者——那些俗稱土豪的國內先富起來的人群,多是突然爆發的商人,缺乏對品牌文化的了解與認同,單純滿足於logo對虛榮心的滿足讓LV隨其中國的很多客戶一起挂上了“暴發戶”、“沒品位”的標簽,成為了早期中國的暴發戶所推崇的奢侈品牌之一,這讓它嘗到了甜頭。

近年來國內經濟放緩、股市動蕩和反腐政策的持續打擊,越來越多的土豪消費不斷下滑,加之消費者素質和眼界的提高,海淘、網購渠道增多,理性消費比例越來越高,LV也為多年年前的盲目擴張吞下苦果,繼去年底關閉哈爾濱及烏魯木齊門店后,LV山西太原的門店在今年初關店。

LV那個被透支的標志性設計,使其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定位已經偏離了品牌的初衷,當品牌的標志性設計成為市場中普遍存在的元素時,它其實已經失去了奢侈品的品牌價值。

社交媒體是把雙刃劍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社交媒體是把雙刃劍。奢侈品牌與社交媒體的關系越來越緊密,甚至一些奢侈品牌直接把秀在社交媒體上進行直播。人人都知道社交媒體效果好,轉化率高,能夠驅動有利於品牌的口碑產生,可以有策略地引導消費,還能讓消費者參與其中。

但同時,社交媒體能夠給奢侈品牌帶來極高曝光率的同時,也能把品牌置於負面漩渦,隨著社交媒體的發展賦予了消費者擁有自由的權利,去表達和分享他們的觀點和看法,毫無疑問,奢侈品牌面對社交媒體負面曝光或被惡搞時,也會加速消磨消費者對該品牌的好感。

在中國市場,LV正面臨一個尷尬的窘況,越來越多的中國一線城市消費者不再購買它的產品,因為LV過於高調的LOGO布滿了它的產品。現在中國的富人階層和時尚愛好者鐘愛追逐個人標簽和獨一特性,他們不再願意與其他人撞款。LV其實這幾年做了大量的工作,不論是設計還是傳播,都轉向含蓄、低調。為的就是避免被中國一線城市中產階級拋棄。

隨著消費者將更加偏愛個性的奢侈品牌,如何在眾人皆知的高調Logo中,重新正名自己的高貴奢侈品血統,是LV面臨的中國難題。誠然,議論最激烈的那些網友,並不一定是買LV的人,但LV真的也會這樣認為嗎?LV最近可是出了香水,人民幣2000元左右一瓶,隻要買過一瓶LV香水,就是LV的顧客,這個群體,還僅僅是金字塔尖的少數人?

(責編:趙春曉、李昉)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