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一場設計的集 Design Gathering

2016年01月18日08:32  來源:安邸AD家居生活網
 
原標題:趕一場設計的集 Design Gathering

UBI畫廊瓷人律動

荷蘭陶藝家Babs Haenen(左)和Peter Hoogeboom(右)。

Haenen女士的瓷器作品,各種不同型號的器皿兼具藝術性和實用性,均產自景德鎮。

兩位荷蘭陶藝家雖然在創作品類和創作方式上大相徑庭,卻一望而知都是熱誠的愛瓷人。

Hoogeboom先生的陶瓷首飾作品Finger Cot Hulu,這是他與一位台灣陶藝師互換彼此的經典元素而設計出的一件首飾,創作於2014年。

每年的北京國際設計周,你都可以期待楊梅竹斜街上的UBI畫廊會拿出“好料”。今年他們請來了荷蘭陶藝家Babs Haenen和Peter Hoogeboom,兩位雖然在創作品類和創作方式上大相徑庭,卻一望而知都是熱誠的愛瓷人,他們的聯手展覽,讓陶瓷在多個想象維度上開出美麗花朵。曾經是專業舞者的Haenen女士,舉手投足間總流露出一種飄逸的優雅,而她的陶藝作品也是如此,造型奔放、情感充沛,隨時隨地散發著靈動氣質。她曾以充滿褶皺的青花瓷花器而聞名歐洲,也曾為荷蘭的一座建筑設計過陶瓷外牆。

2010年一次對景德鎮的拜訪,讓她愛上了那裡的青山綠水和制瓷環境,遂與其他幾位陶藝家一起創辦了Flow工作室。以中國的瀑布和荷蘭的泥沙海岸為靈感,她的陶瓷作品上總是充滿細小的褶皺。“我最敬佩的美國舞蹈家Martha Graham在跳舞的時候總是喜歡穿一些帶褶皺的衣衫,那些褶皺隨著她身體舞動的樣子美極了!”因此Haenen女士的瓷器作品上仿佛也有著衣衫的律動,生生不息。瓷器的表面再以中國水墨畫的筆觸施釉下彩,以這種方式做出的中式茶杯,西式Espresso杯、咖啡杯、馬克杯、花瓶......拿在手上是實用器物,擺在展架上又絕對是藝術品。

Hoogeboom先生可謂是荷蘭制作可穿戴瓷器首飾的元老級藝術家。他最初想到用瓷器制作首飾時,遭到了朋友們的一致反對,因為這種材料易碎、不昂貴,所以不夠高級。然而當他硬著頭皮拿出自己的第一個系列的作品時,那些灌漿制成、緊密串成三排的米色小葫蘆仿佛組成了中世紀貴族服飾上的褶皺堆領,質地輕盈而氣場強大,一下子就征服了與他合作的藝廊主,對方甚至當即決定為他開辦個展。於是,Hoogeboom進而做出了靈感來源於古代武士細鐵片鎧甲Beara Peninsula系列。“這兩個系列推出以后,常常有評論者認為我的首飾帶著濃郁的部落風甚至異教風情,但我可是正正經經的基督徒!”他笑著說。不過這索性啟發他做出了充滿異域風情的第三個系列。喜歡逛中國城的他,以葫蘆、粽子、天津醬菜壇子為原型制作成項鏈和胸針,又與一位台灣地區首飾設計師互換彼此的標志性元素進行再創意,造型天馬行空,想象無處不在。

“藝術首飾是藝術與設計的結合體,它的藝術性讓我可以自由地嘗試各種材質,探索創造的無限可能,設計上我又需要考慮佩戴的實用性,這讓想象有放有收。而當大家佩戴著它們,便是用身體在做一場鮮活的移動展覽,這豈不是妙極了?”

上一頁下一頁
(責編:魏欣寧、劉美娜)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