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載時尚歷史 秋冬御寒扮靚隻需一件大衣

2016年10月03日17:26  來源:OnlyLady女人志
 
原標題:承載時尚歷史 秋冬御寒扮靚隻需一件大衣

19世紀20年代,大衣成為日常生活服裝,衣長至膝蓋略下,大翻領,收腰式,襟式有單排紐、雙排紐。約1860年,大衣長度又變為齊膝,腰部無接縫,翻領縮小,衣領綴以絲絨或毛皮,以貼袋為主,多用粗呢面料制作。女式大衣約於19世紀末出現,是在女式羊毛長外衣的基礎上發展而成,衣身較長,大翻領,收腰式,大多以天鵝絨作面料。西式大衣約在19世紀中期與西裝同時傳入中國。

Img389144222

大衣起源

20131218003146172

作為多種風格大衣之一的雙排扣大衣,它的起源竟然與軍事有關。它的第一次出現是在大約18世紀初的英國 皇家海軍見習船員身上。雙排扣呢絨大衣“peacoat”來自於荷蘭語“Pijjekker”,意為“coarse wool”粗劣的毛衣。在英語發音中,它的讀音逐漸變為 “pea-jacket”,再演變為如今的“pea-coat”。這些士兵從一個港口到達另一個港口,從而影響到越來越多的歐洲艦隊喜歡穿上這種功能性外套。它的法文名“caban”來自於被阿拉伯語“gag”(斗篷,束腰外衣)所演變出來的西西裡島語“cabbanu”。從此雙排扣大衣開始了它的縱橫大西洋之旅,直至1881年被美國海軍所用。在此之前,它一直都是官方海軍裝備。到了上世紀90年代,一切都悄然改變了。從軍人到百姓作為軍需用品之一,雙排扣大衣的使用往往與初衷用途背道而馳。像很多國家一樣,法國也規定穿著制服或者佩戴軍隊勛章。當這些時代特征一旦被擺脫,雙排扣大衣就立馬出現在冬日的街頭,成為一種全新的大衣風格。而且在最后幾年裡,雙排扣大衣成為了優質的大衣。

下一頁
(責編:魏欣寧、李昉)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