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尚

【圖】我們發現了PRADA中國代工廠

LADYMAX

2014年04月02日10:49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圖】我們發現了PRADA中國代工廠

“PRADA鞋目前在中國的生產基地主要在廣東,中國以外生產主要在意大利、西班牙、越南等國,但中國是PRADA最大消費地。”2013年成都財富論壇期間,PRADA集團亞太區總裁Gordon Pirie十分坦率地說:“未來PRADA不排除在成都直接設廠。”

我們發現了PRADA中國代工廠

對於產品產地,PRADA經歷了很長一段遮遮掩掩的日子。直到2011年PRADA上市,開始有中國代工廠資料被披露。

而到了2011年底,PRADA一家中國代工廠上市,讓PRADA產品有一部分“Made in China”成為板上釘釘的事實。

代工,已經有很多年啦。

低調的代工廠

2011年底,隨著招股資料的陸續披露,時代皮具,這一為多個奢侈品牌代工的香港公司第一次浮出了水面。PRADA與風險投資基金IDG均入股。

時代皮具1968年創立於香港,為多個歐美奢侈品牌箱包代工,但行事低調,並不為外界所熟知。

PRADA挺過經濟危機后,2011年6月已在香港成功上市,此后一直保持積極市場作風。此次入股代工企業,被外界認為是意在獲得對生產環節更強的掌控力。

時代皮具的上市,保薦人為美銀美林,星展銀行、招銀國際等為包銷商。而作為基礎投資者的PRADA和IDG,分別認購了其發行股份的19.6%和22%,其中PRADA的投資總額約為1.93億港元。

時代皮具披露,這一次融資將被用於擴充產能、零售業務以及改善機械設備等。

時代皮具香港總部的一位內部人士向“盧曦採訪手記”(微信號:lucyonair)確認了PRADA入股的消息。而東莞分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員稱,PRADA和Coach都是時代皮具的長期客戶。

時代皮具與多個奢侈品客戶的合作關系都已超過十年。而其與最大的客戶Coach合作關系已達16年。10年前,PRADA開始將部分產品交由時代皮具代工。時代皮具的代工客戶名單中還包括了Fossil、Michael Kors以及Lacoste。擁有位於香港、東莞、英德三地5家子公司。

PRADA為何投資

“盧曦採訪手記”(微信號:lucyonair)曾就入股一事致電PRADA中國總部,對方表示尚需求証消息,未作回復。

2011年6月,PRADA多次搖擺后在香港成功上市。一位熟悉PRADA的奢侈品代理商向記者透露,PRADA接下來急於將融來的錢合理花出去。上市之后帶來的多方壓力促使PRADA作出了投資的決策。

此次入股代工企業首先是為了掌控生產環節,保証產品質量。多年來,PRADA主要將旗下低端產品線放在中國來代工生產,也就是俗稱的“紅標”產品(紅色標簽產品)。產品的材質也相對便宜,真皮材質的許多高端產品線仍留在意大利生產。

據透露,除了時代皮具外,PRADA在東莞還有幾家制鞋的代工廠,而在江蘇有一家規模更大的代工廠。

令PRADA感到不放心的是,最近幾年,奢侈品在中國麻煩不斷,許多品牌都惹上質量問題。出現最頻繁的就是染色不合格,出現掉色等現象,嚴重影響聲譽。PRADA上市之后,面臨的監管和輿論壓力更大,公司不得不對生產環節加倍重視起來。

從另一個角度看,隨著奢侈品產量和銷量的迅速增長,投資生產環節也變得有利可圖。時代皮具在招股資料中披露,其在全球奢侈品代購企業中的市場份額高達5%,年產手袋量達到1200萬個。而在2011年下半年,時代皮具的純利潤即預計超過1.75億元,毛利率達到22.2%。

與PRADA此次同時投資的IDG表示看好這一行業。IDG合伙人閆極晟曾對外透露,時代皮具是值得投資的奢侈品行業公司,她明確提出“向產業鏈上游看”的用意。

早在2011年7月,IDG就向國內二手奢侈品寄賣公司寺庫投資了1000萬美元。閆極晟透露,IDG投資選擇上更偏向於較為成熟的奢侈品項目。除了時代皮具這樣的代工企業,主要投資方向還包括歐美奢侈品牌商以及渠道經營商。

PRADA的全球高管曾對外表示,PRADA將把精力集中在發展零售上。

歷峰集團亞太區原首席執行官、顧騰顧問公司創始人顧騰向“盧曦採訪手記”(微信號:lucyonair)透露,幾年前一次在香港的會議上,PRADA的CEO曾表示,他並不介意讓消費者知道,自己的產品是意大利設計,而有些是在中國生產的。

顧騰認為,隨著企業的全球化擴張,奢侈品牌未來將集中精力把品牌輸出到全球各地,而在生產環節,可以通過收購代工企業來控制,而不必自行建立工廠。

“盧曦採訪手記”(微信號:lucyonair)了解到,目前歐美奢侈品的中國代工廠主要集中在東莞等地,但規模並不大。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隨著奢侈品牌越來越多地選擇上市,每一階段的財務壓力都會越來越大,公司必將設法擴大銷售終端、增加產量。由於中國制造的成本仍然相對較低,技術水平近年來提高很快,奢侈品牌會越來越多地選擇代工的方式來擴大產量。

與此同時,與代工廠的合作關系並不牢靠。要進一步控制品牌質量,以及各方面管理,掌握品牌生產主動權,收購或參股代工廠是一個加強管控力的辦法。

上述熟悉PRADA的代理商告訴記者,由於中國制造可以降低成本,歐美奢侈品牌二十年前就開始把一些產品放在中國生產,但從總量上來說,中國的奢侈品制造企業規模並不算大。

多年來,奢侈品的制造環節向中國的轉移是一個有選擇的漸進過程。許多奢侈品牌旗下通常都會有一些材質相對便宜、做工要求稍低的“副牌”,這些“副牌”就被最先轉移到中國。

一個美國的奢侈品牌就最先將其旗下的尼龍材質的包放到中國生產,如今棉質的T恤衫也基本產自中國。

Armani品牌首先將旗下為年輕人設計的“副牌”Emporio Armani生產轉移到中國,而保持Giorgio Armani的“血統”穩定。

許多在中國生產的奢侈品牌並不是專門針對中國市場的,東莞代工廠們的產品絕大部分出口到歐美,在中國銷售的隻有其中的一小部分。

如今已有一些相對“親民”的品牌不再諱言中國制造。美國品牌Coach就一直宣稱是在中國生產,甚至表示,隨著中國制造成本的上升,未來還有可能將制造轉向其他成本更合算的國家。

但大部分歐洲品牌仍然擔心中國制造影響品牌形象,長期以來,代工廠們對自己的客戶隻字不提,對廠區更是嚴防死守。但隨著經濟危機后企業紛紛上市,制造環節的神秘正在被打破。

顧騰告訴“盧曦採訪手記”(微信號:lucyonair),他發現在中國有一些極為挑剔的消費者,他們重視商品源頭,隻願意接受“真正的老牌奢侈品”,要求產品和服務都是獨一無二的。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部分消費者會越來越多,生產的擴大和轉移可能打破他們心目中的品牌形象。

作者:盧曦,《中國經營報》記者,常駐上海,奔走在採訪一線,熱衷於挖掘時尚行業的商業新聞。

(責編:閆璐、李昉)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