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8月26日訊 “北有同仁堂,南有恆源祥。”這句曾被中國商界和民間廣泛認同的話反映了恆源祥這一老字號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然而這一經典品牌卻在近些年屢屢成為各地質量新聞的焦點,中國經濟網時尚頻道盤點發現被檢測出的不合格商品從床品到服裝均有涉及。
紡織品不合格危害大 恆源祥今年3次上質量黑榜
作為紡織行業的老字號,恆源祥僅在2014年年初至今的八個多月裡,就有3次被查出不合格。2013年亦有多次上黑榜。
近日,遼寧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日前公布的不合格床上用品名單中,標稱恆源祥的一款全棉印花四件套因“耐鹼汗漬色牢度”不達標被列為“不合格產品”。
2014年7月,富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了對品牌服裝的抽檢結果,32批次產品17批次不合格,合格率46.9%。恆源祥、波司登上黑榜。
2014年2月,遼寧工商部門經隨機質量抽檢,發現恆源祥的一款背心纖維含量不合格,同批被查出不合格的知名品牌還有杉杉、鄂爾多斯和海瀾之家。
2013年9月北京市消協進行的的床上用品比較試驗中,恆源祥的一套三件套床品被檢測出耐濕摩擦色牢度不符合標准。
2013年7月24日,湖南省工商局公布了第二季度不合格產品名單,其中恆源祥男衫檢測出纖維含量不合格。
可見,色牢度和纖維含量是恆源祥產品常被曝光不合格的兩大問題。據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皮膚科的夏立新教授介紹,色牢度不合格的產品,染料的分子和重金屬離子與人體接觸,容易誘發皮膚炎症,危害消費者的健康。而據湖南省工商局的工作人員介紹,纖維含量不准確是比較典型的摻雜、摻假的做法,錯誤的纖維成分含量標識不僅會對消費者進行錯誤引導,也會對皮膚產生有害影響。
話題不斷 經典品牌傳承不靠質量靠炒作?
中國經濟網時尚頻道注意到今年5月,一則恆源祥公司在新《商標法》施行的第一個工作日高調將“恆源祥,羊!羊!羊!”這六個字的叫聲申請注冊為聲音商標的新聞吸引了人們的眼球。相信不少消費者一想到這個聲音就會回憶起08、09年春節期間不斷轟炸人們聽覺的恆源祥廣告。這則畫面靜止,用單調的聲音將十二生肖從頭數到尾的廣告一播出就惡評如潮,被稱為“史上最變態廣告”。該廣告在網絡上引發廣泛爭議之后,恆源祥的相關負責人即高調回應甚至邀請品牌營銷專家組織“恆源祥2008年賀歲廣告十二生肖篇研討會”。恆源祥被媒體評為“炒作”的事件不僅這一樁:2003年恆源祥曝出新聞稱年薪10萬招聘黨務工作者﹔2005年又對外宣布希望成為中超冠名總贊助商但遭中國足協懷疑是否沒有實力隻為炒作﹔2007年,恆源祥又在“左撇子日”當天發布了一條“優選左撇子”中層管理人員的招聘啟事引發了爭議。
其實就炒作手法而言,恆源祥的確不失為先進。上個月紐約時代廣場出現的阿裡巴巴巨幅“年薪30萬隻招處女座”的招聘廣告在微博上迅速成為熱門話題——想來不過是7年前恆源祥“誠聘左撇子”的翻版罷了。
曾幾何時,“恆源祥”這個名字在幾代中國人的心中,意味著母親巧手織就的溫暖毛衣。隨著時代的發展,毛線產業逐漸走下坡路的確是客觀規律。然而隨著產業結構的變革,恆源祥被國人認同的品牌情感似乎也被一次次的話題效應替代了。
中國經濟網時尚頻道關注最近恆源祥的相關新聞,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數恆源祥制作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先生絨繡像的啟針儀式了。據報道在絨繡工藝大師的協助下巴赫在自己的繡像上繡入了第一針。其實隻要熟悉恆源祥品牌歷史就會發現:2004年恆源祥也為鄧小平、希拉克等名人作了繡像。恆源祥的“成長大事記”顯示,同宣傳手法一樣,該公司在產品技術方面同樣沒有太多突破。作為見証了民族工業發展歷程的老字號企業,我們仍然希望恆源祥在國內市場日益多元化的情況下展現出其應有的品質和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