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尚

年前成吵架高峰期 三成夫妻因過年大吵【2】

2014年01月27日09:15    來源:新京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年前成吵架高峰期 三成夫妻因過年大吵

點擊圖片進入第一頁

  過年回家引夫妻吵架

  2 因回家引爭吵發現不合適

  ●講述人 李小姐 32歲 遼寧人 前夫 40歲 廣西人 結婚2年

  去年十一,我們結束了兩年的婚姻生活,十年的愛情長跑終究沒能實現白頭偕老的諾言。

  他是廣西人,我是遼寧人,我們在北京相識,相互依靠著走過8年,2011年回廣西領証結婚。

  戀愛的幾年,我們都是各自回家過年,年后他會飛來遼寧找我,我們再一起回北京。

  2011年農歷年前,我父母早早就打來電話,說給我們准備了很多好吃的,還要一起商量要孩子的事兒。他卻覺得,剛結婚,應該到他老家去,見見親戚朋友,結婚領証時太匆忙,沒能把親戚一一拜訪。

  我是獨生子女,如果我不回家,我父母隻能自己呆在家過年,肯定覺得孤獨,我都能想象到,他們一開冰箱看到滿滿的年貨失落的樣子,所以我堅持回家,但他不肯,最后,我們各自回家,年后他也沒來找我。說實話,心裡挺涼的。

  雖然這不是造成我們離婚的直接原因,但從那時起,我更理解了戀愛和婚姻的區別,也就發現我們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合適,后來,爭吵越來越多,我們就分開了。

  3 丈夫嫌折騰 主動放棄回家

  ●講述人 毛女士 28歲 石家庄人 丈夫 28歲 廣西人 結婚3年

  今年我懷孕了,公公婆婆從老家來北京跟我們過年,就不回家了。

  我倆就結婚第一年回他家呆了三四天,初二直接回了石家庄。那年除夕夜不太適應,因為南方人不看春晚,最后隻有我自己一個人看,孤獨寂寞冷的。而且他們家那邊有發紅包的習俗,少則1塊多則100,看人給,但有好多不認識的人帶著小孩來,就是領紅包。我們取了5000塊錢,一天就跟玩兒似的發完了。

  再加上路費什麼的,回趟他家得花一兩萬。后來他自己都折騰得夠嗆,主動跟我說以后過年回我家,十一再回他家。

  今年我爸媽也想來北京看我,但是實在沒地方住,加上我們兩口子和他爸媽怎麼著也得有個三居室,在北京太不現實。如果我爸媽過來的話還得去我哥哥家借住,太麻煩,就算了。

  4 說好輪流過 丈夫卻失約

  ●講述人 嚴女士 30歲 河北人 丈夫 31歲 河北人 結婚3年

  我和丈夫家在兩個縣城,但離得不遠。結婚前,我們協商好一年回一家過年,第一年去的他家。

  但是第二年輪到去我家時,他失約了。他跟我說可憐他父母,他娘跟他訴苦,說想他,讓他回家。可實際上他家比我家人多多了,我就不同意,最后吵了一架,他自己回去了,我回我娘家。

  雖然這樣他家裡人可能會笑話他媳婦不在家過除夕,我也還有個未婚的妹妹可以在家過年,但是我也不能不管我自己父母吧。

  以后就沒再提過,除夕各回各家,有時春節最后兩三天他回來找我。

  我覺得我倆現在這樣挺好的,有的時候就是傳統害死人。

  5 去年跑5161公裡 今年全家旅行

  ●講述人 胡小姐 30歲 湖北孝感人 丈夫 31歲 齊齊哈爾人 結婚2年

  5161公裡,這是我們去年在春節假期奔波的裡程數。北京—齊齊哈爾—孝感—北京。我們跨越了半個中國。

  我和他結婚兩年,都出生在獨生子女家庭。去年除夕,是我們新婚后的第一個春節。為了照顧兩家親人,我們從北京先北上,再南下,最后回京上班。這個看似周到的計劃,充滿了顛簸。飛機,火車,汽車……一周之內,我們花費了許多時間在路上。

  先回東北,但是因為車票緊俏,我們沒有買到。無奈之下,隻能從票販子手裡花高於票面價值200元的價格買了兩張。從哈爾濱南下到武漢的火車路途太遠,我們用了3500元買了兩張機票。到了武漢后,再換乘汽車到我的家鄉湖北省孝感市雲夢縣。

  然而回京的高鐵,沒有二等座,我們花了1600多買了一等座。算下來,回家僅路費就花了近6000塊錢。

  累嗎?肯定是累的。但是過年,不在乎在哪裡,就是想與親人團聚。今年,我們不想再重蹈去年的覆轍。和兩家人商量后,我們決定一起去海南。機票和花費比去年高出許多。但是一年辛苦,也是為能和家人團聚,享受假期。

  ■ 聲音

  在中國的傳統觀念裡,家人團圓是過年過節最重要的事,現在獨生子女越來越多,為了發展選擇在大城市工作,父母平時見不到孩子,希望能和孩子一起過年。孩子們都想回家盡孝心,陪伴父母,難免會有爭執,最好的辦法是夫妻倆協商解決,爭取在過年期間能回兩家都看看,除夕在婆家,初三回娘家,兩家的老人都能照顧到。

  相比之下,如果夫妻是同一個地方的,過年不用兩個城市來回跑,矛盾就會小一些,如果是南北方結合的,夫妻倆的年就會過得比較累。但為了盡孝心,跑跑也值得,這樣滿足夫妻倆回家的心理,也能照顧老人的期待與渴望。如果兩家實在太遠,夫妻倆一年去一家或接老人一起過年也是可行的辦法。

  如何緩和這種矛盾,除了相互協商、相互包容和理解,並無更好的辦法。擇偶時也可以考慮找和自己一個地方的,但這不是唯一因素,還是感情第一。

 

上一頁
(責編:閆璐、李昉)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