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米到米線,要經過浸泡、打漿、榨瀝、攪拌、壓型、煮、漂洗等過程。
作坊大門正對面的一個房間是堆放大米的倉庫。緊挨這個房間的是面積約10平米的泡米池,大米先要在這個池子裡泡上五六個小時后才進入打漿工序。泡米池隔壁的房間有兩台打漿機和一套壓榨設備,房間裡同樣有濃烈的酸腐臭味。打漿機處於停止狀態,壓榨設備上裝滿了一袋袋快瀝干水分的米漿。
另外一間面積幾百平米的房間內,有攪拌機、米線成型的壓榨設備、加熱水池和漂洗池。制作時,工人們在攪拌機內瀝干的大米漿中添加輔料;攪拌好后再輸送進設備壓出米線,之后米線被送進一個大的熱水池,最后裝入竹簍漂洗,等瀝干水分后,銷售給批發商。
記者在廠區外的一個角落裡,發現了凌亂堆放的包裝袋,其中不乏有添加劑的袋子。
採訪時,機器轟鳴,10多名工人正忙著加工米線。記者發現加工食品的工人沒穿工裝、沒戴口罩等。執法人員介紹,所有工人均無健康証。該米線生產點負責人寧德省告訴記者,在他的米線廠裡,沒有操作流程以及衛生管理制度。
瞠目結舌
添加劑從來都是“用瓢舀”
在作坊露天角落裡,執法人員查找出5種添加劑包裝——焦亞硫酸鈉、三聚磷酸鈉、復配水分保持劑3、面粉增筋劑和特精粉。執法人員還在攪拌機旁發現3袋輔料玉米澱粉。寧德省承認,加工中用了這些添加劑和輔料。
生產中工人在米漿中加入特精粉、焦亞硫酸鈉或三聚磷酸鈉、復配水分保持劑3,而面粉增筋劑直接加入煮米線的熱水裡。
對於添加劑的用量,寧德省直言不諱:每50公斤米漿中加入500克左右的特精粉,在煮鍋裡放入焦亞硫酸鈉、復配水分保持劑各100克左右。且這些添加劑由他親自投放。寧德省告訴記者,投放這些添加劑全憑經驗“用瓢舀”,從來沒有稱過。
就這些添加劑的作用,寧德省說,加入焦亞硫酸鈉是為了成品米線看起來更白,而三聚磷酸鈉也有這個作用。復配水分保持劑,能增強米線的順滑感、防腐和防止米線變稀;面粉增筋劑和特精粉的作用是,增加米線的柔韌度。
盡管現場查獲的添加劑的包裝上都注明“食品添加劑”字樣,但寧德省告訴記者,購買添加劑時,沒有發票,因此,無法進一步了解添加劑的來源。 而西山區質監局執法人員說,雲南省鮮米線的地方標准要求,加工米線時不能使用任何添加劑。
雷霆出擊
查封約1噸“無証卷粉”
距這家米線廠大約兩百米處,有一家無証經營的卷粉廠,經營者為李保平。當晚,一組執法人員也到這裡突擊檢查,並將加工好的一批卷粉成品依法查封。
與那家米線廠比,這裡的生產環境比較干淨,也嗅不出臭味。但是,執法人員從這家卷粉廠現場查獲焦亞硫酸鈉添加劑。西山區質監局聶副局長說,執法人員現場查獲這家卷粉生產點使用了一種添加劑。因涉嫌無証經營和在鮮糧制品中加入添加劑,當場責令停止加工,並暫時封存了待運送出去的卷粉成品,禁止流入市場。
李保平說,他以前在一家卷粉加工廠當工人,別人以前也這樣用。他加工卷粉時,100公斤卷粉使用一市兩左右的焦亞硫酸納,平常用手抓來衡量用量。他用的焦亞硫酸鈉是從干菜市場買來的。
查封的卷粉成品在1噸左右。昨日凌晨1時許,這家卷粉廠的有關人員亦被警方帶走接受調查。
昨日上午,西山區公安分局經偵大隊康警官說,當晚突擊檢查的三家鮮糧制品加工點,都是無証非法生產的窩點,都使用了食品添加劑,這些窩點已被關停,待有些生產設備冷卻后,將全部拆除。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