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款洗發水被曝含防腐劑
消費者“談腐色變”
專家表示,洗發水防腐劑含量甚微,消費者不必過分擔憂
□本報記者 祝瑤
穿過你的秀發的洗發水,還安全嗎?
近日,有媒體曝光了一組洗發水樣品比較試驗,稱在9款市面上熱銷的洗發水中發現有常見的防腐劑成分。
消息一出,立即有消費者“談腐色變”,心有余悸,並轉投於皂角、豬苓、淘米水、茶枯(茶籽榨油后留下來的渣)等“古人洗發水”的懷抱。但在採訪中,多數消費者表示很淡定,認為防腐劑存在於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隻要符合國家標准,並且使用不過量,是可以放心使用的。
熱銷的四款洗發水檢測出防腐劑成分
據報道,通過對市面上常見的海飛絲、飄柔、清揚、巴黎歐萊雅、舒蕾、拉芳、霸王、追風、養元清等9款去屑洗發水進行了一次安全性比較測試。相關機構檢測發現,其洗發水中含有常見的兩種防腐劑,甲基異?唑?酮(MIT)和甲基氯異?唑?酮(CMIT)。
據媒體報道稱,從標簽上的成分表來看,此次檢測的9個品牌中,除了歐萊雅沒有使用MIT和CMIT之外,其他8個品牌的洗發水都在標簽上標注了這兩種防腐劑。
樣品檢測結果顯示,飄柔滋潤去屑洗發露200ml裝和清揚多效水潤養護型去屑洗發露200ml分別被檢測出甲基異?唑?酮0.00743%和0.00904%﹔霸王中藥精華洗發精華素400ml和追風中藥去屑多效水潤洗發露200ml檢測出<0.0013%的甲基氯異?唑?酮。
洗發水3年保質期,允許使用微量防腐劑
據了解,按照《消費品使用說明化妝品通用標簽》,化妝品應標明所有成分,消費者在購買時可以查看洗發水外包裝上的標簽。
“科學鬆鼠會”曾撰文表示,洗發水的主要功能為洗淨頭發,為了清潔頭皮、頭發上的油脂和灰塵,洗發水的基本成分中不乏有活性劑、硅油和有機酸等成分。其次,根據洗發水的不同效用,抗菌劑、維生素和防腐劑也會被使用在列。
記者了解到,洗發水標示的有效期一般為3年。“科學鬆鼠會”表示,為了保証有效期內洗發水不會變質,防腐劑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成分。
據媒體報道,MIT最早是2005年由美國羅門哈斯公司發明的,是一種高效殺菌劑,因其具有光譜殺菌性能,自此被廣泛使用。雖然MIT和CMIT在洗發水用量甚微,但其安全性一直受到質疑。
在2013年12月12日,歐洲化妝品個人護理用品協會發表了關於停留類化妝品(包括化妝用濕巾)停止使用防腐劑MIT的行業建議,並建議化妝品公司應盡早在停留類化妝品中停止使用防腐劑MIT。
根據中國衛生部《化妝品衛生規范(2007年版)》規定,MIT單獨在化妝品中最大允許使用濃度為0.01%(100ppm)﹔而CMIT和MIT的混合物在化妝品中最大允許使用濃度為0.0015%(15ppm)(以CMIT和MIT為3:1的混合物計)。
在採訪中,相關人士解釋,檢測的洗發水樣品中的MIT的總含量低於國家規定的0.01%最大允許濃度標准﹔MIT和CMIT復配物的含量也符合標准。
國內個人護理產品行業的相關人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MIT和CMIT在洗發水和沐浴產品的使用在行業內是比較普遍的。目前並未發現消費者使用洗發水因防腐劑而引起皮膚過敏的案例,但會根據行業更新的信息開發更安全的產品。”
專家表示消費者無須過分擔憂,但敏感膚質者慎用
針對此類情況,網友“小居”表示,看洗發水外包裝的成分表,成串的化學名詞,總能把人看暈了。“在不可能不使用(洗發水)的情況下,我洗頭會盡量洗得快,讓它停留在頭皮上的時間更短一些,盡量多用清水沖洗。”
不過,依舊有對防腐劑感到恐慌的網友,這些“痴迷”天然產品的網友紛紛表示,今后洗頭,將盡量使用皂角、豬苓、淘米水、茶枯餅等“古人洗發水”。
如何自制“古人洗發水”的帖子,以前曾在網上熱過,近日又再度走紅。在淘寶網上,相關的“純天然系”洗發產品銷售正酣,一款茶枯餅售價為19元每五斤,30天的成交量超過600多件﹔長皂角的售價為6—15元一斤不等,近期銷售量也超過300件。
然而,更多神情淡定的網友開玩笑,“都洗了多少年的‘防腐劑’了,也沒有見到所有人都因此變成演員葛優(那樣的光頭)啊,大家放輕鬆吧。”理性的網友“dingding”認為,“消費者應該正視防腐劑。食品、日用品等各種生活必需品中,到底有多少是不含添加劑等化學成分呢?”還有網友借用網絡名言,認為“離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
與此同時,也有皮膚專家對此建議,“含防腐劑的洗發水過量使用可能會產生過敏反應,特別是對於一些敏感膚質的使用者,畢竟因人而異”,但這種擔憂不必過分。
此外,據業內人士爆料,與洗發水中主要成分香波和表面活性劑不同,MIT與CMIT造價較為昂貴,廠家出於利潤考慮,一般不會在洗發水用品中加入過量的這兩種物質。
另外,受男士喜愛的一些去屑洗發水中,因為含有的抗真菌藥物——酮康唑,會刺激頭皮,分解剝落那些干燥、疏鬆的皮膚表面,頻繁使用反而使頭屑的脫落情況加重。所以,去屑洗發水最好一周用1次,不宜超過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