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0年代的粉末嶺音樂節上,毒販穿梭其間,隻要花上一元五角就可以買到海洛因,還有其他的毒品應有盡有,大麻煙卷、可卡因、LSD幻覺劑等等,讓毒販賺得盆滿缽滿,吸毒者是伍德斯托克音樂節的十倍。
你財神
東宮西宮,張元二進宮。
國際禁毒日,張元難敵毒癮,抓個現行,一聲嘆息﹔編劇寧財神,第一次暴露其癮君子的身份,觀眾更是愕然!
這些年,與世界接軌,吸毒一項,似乎也在其中。羅琦、滿文軍、謝東、孫興、蕭淑慎、張一白……這還只是被抓的,以一斑窺全豹,娛樂圈內的吸毒者,恐怕絕非這麼幾個而已。
還是那句老話:貴圈真亂!
酒井法子
頹廢時代
墨西哥老巫師唐望究竟有什麼樣的魔力,不僅讓人類學家卡斯塔尼達成為他的信徒,而且讓整個西方——包括約翰·列儂——為之傾倒?
靈修,是一次次心靈的旅程,卻常常要通過許多重要的輔助手段,具體來說,是某些讓人產生幻覺的藥物,比如仙人掌科烏羽玉屬植物“培藥特”和白花曼陀羅(即“魔鬼草”),或者是大麻和海洛因。
這種可怕的致幻劑在頹廢主義者的圈子裡大行其道。平克·弗洛伊德現任主唱大衛·吉爾摩在談到他的前任時說:“西德·巴雷特——從迷幻藥和其他相類似的毒 品中經受過真正的傷害。自那以后,他就是個廢物了。我已20年沒有再見過他。他住在劍橋的一間房子裡,購物或者去自助洗衣店洗衣服。但那就是他所能做的一 切。”大衛·吉爾摩承認自己也吸過毒,但是他最后戒掉了毒癮,他說:“迷幻藥顯然不是我們該吃的東西。”
“The Doors”樂隊的主唱吉米·莫裡森也吸毒,最后他一頭栽在浴缸喪了命,據說也是因為吸食毒品過量所致。毒品在當時是一種時尚,是叛逆青年熱 衷的生活方式。莫裡森有多叛逆呢?1966年在懷俄明州演唱會上,莫裡森興之所至,居然當眾脫下長褲,露出光溜溜的屁股,結果給警察關了起來。
在世界上最大的音樂節伍德斯托克音樂節上,人們可以公開地抽大麻煙,吸食其他毒品﹔幾十萬人在一個池塘和農場的泥濘中狂歡,男人和女人接吻,男人和男人接吻,女人和女人接吻,“要做愛,不要作戰!”反戰革命口號響徹整個會場。
當時的嬉皮士還沒有預料到毒品的威脅,他們滿足於吸食毒品之后的飄飄欲仙欲仙欲死,今朝有毒今朝醉。在70年代的粉末嶺音樂節上,毒販穿梭其間,隻要花 上一元五角就可以買到海洛因,還有其他的毒品應有盡有,大麻煙卷、可卡因、LSD幻覺劑等等,讓毒販賺得盆滿缽滿,吸毒者是伍德斯托克音樂節的十倍。
在城市那些黑暗的角落,一種虛無主義觀念正在崛起,逃學、毒品的蔓延、性行為和一夜情的放任自流、搖滾樂和各種“頹廢藝術形式”的盛行都讓年輕人覺得, 那就是酷!從1950年代起,酷在全世界范圍內就已經成為青年亞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青年人在各種時尚場合(唱片、電影、派對、T形台上)尋覓著這 種酷派動物,以此作為自己行動的指南。他們需要改頭換面,趕上時髦,以此擺脫自己“老土”的形象和身份。這種酷派武器中的一個新成員就是毒品。
下一頁 |